2
吹噓能對付解放軍“野牛”“野馬”氣墊船
反搶灘反登陸作戰,一直是臺軍戰略核心和兵力建設及武器配置的重點(diǎn)。從美國引進(jìn)的“陶-2A/B”、“海爾法”、“標槍”等多型反坦克導彈,由于殺傷破壞力大,被臺軍比喻為反搶灘反登陸的“拳頭”。比如“海爾法”反坦克導彈的有效射程達到9公里,配備于美制AH-1W型攻擊直升機和OH-58D型武裝偵察直升機上,能在登陸的裝甲力量發(fā)現它之前搶先實(shí)施遠距離打擊。
▲解放軍“野牛”氣墊船開(kāi)火場(chǎng)面
臺軍20年來(lái)至少分批引進(jìn)超過(guò)1100枚“標槍”導彈,包括2001年公告采購360枚、2008年182枚、2015年208枚、2021年400枚。最后的這400枚“標槍”導彈屬中程反裝甲導彈,美國方面已宣布該項軍售案,總金額達1.117億美金,這400枚“標槍”導彈及42套發(fā)射系統,將于2022年一次全數運交臺灣。這些導彈集中裝備于臺灣陸軍和海軍陸戰隊。
綠營(yíng)媒體稱(chēng),臺軍以前采購的舊式“標槍”導彈,其彈頭(重8.4公斤)是以頂攻穿透裝甲摧毀坦克戰車(chē)等地面目標為主要設計目的,對于解放軍“724型”氣墊登陸艇尚可應付;然而,若對近十年來(lái)開(kāi)始服役“726型”氣墊船(綽號“海上野馬”)以及解放軍引進(jìn)的“歐洲野牛”,恐怕就力有未逮了。
不過(guò),臺媒今年3月9日報道,駐守于臺灣陸軍蘭陽(yáng)指揮部的反裝甲連,以“標槍”導彈執行反制解放軍的氣墊船等登陸載具的任務(wù)。島內“軍迷”表示,臺軍目前最新款以及2022年抵臺的“標槍”導彈,除了可以反制坦克外,不排除可對付解放軍先進(jìn)的“歐洲野牛”和“海上野馬”等高速突擊登陸氣墊登陸艇,以有效防御河口與適合登陸的灘岸水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