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-16戰機。(圖片來(lái)自臺媒)
中國臺灣網(wǎng)9月25日訊 據臺媒報道,臺軍耗費1402億元新臺幣的“F16A/B戰機性能提升”計劃,原本辦理期程至今年年底完成。但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有報告指出,因彈藥等裝備籌獲進(jìn)度不如預期,該計劃將延后至2026年度。
臺空軍解釋稱(chēng),“DFRM電戰莢艙”、“MTC任務(wù)訓練中心”、“BUR-57復式炸彈架”、“AGM-154C JSOW(聯(lián)合距外武器)”及“自動(dòng)防撞地系統”等5項武器裝備由于美方的“美軍立場(chǎng)”、軟件研發(fā)延期及軟件驗證及安裝等多重原因所致,美方通知交貨期要延宕。
據了解,臺軍F-16A/B戰機性能提升案代號“鳳展”,是將臺軍現役F-16戰機的航電、機體結構與次系統、武器、彈藥、飛行軟件及模訓等6大系統性能提升為F16-V,2016年度又增購“DFRM電戰莢艙”等8項武器設備及2019年度再采購“自動(dòng)防撞地系統”裝備與調增“聯(lián)合距外武器”,辦理期程至2023年度完成。
有臺空軍官員透露,臺空軍現役的140架F-16戰機性能提升,僅剩6架未交,年底即可全部完成,延后的是彈藥部分。換言之,臺軍的F-16V戰機雖已改好,但沒(méi)有武器,無(wú)法發(fā)揮全部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