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日,臺灣高等法院認定臺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4人涉重罪,駁回其此前提出的抗告。同時(shí),法院裁定4人不能再因羈押提出抗告。
涉京華城案、政治獻金案的臺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1月2日再被羈押禁見(jiàn)。10日,柯文哲決定委任律師提出抗告。抗告狀當天中午送交臺北地方法院,法院將與另3名收押被告的抗告狀一并送臺灣高等法院。
柯文哲本次抗告的理由為,本案所涉圖利罪、違背職務(wù)收賄罪等部分已調查完畢,無(wú)續行羈押的必要。證人“橘子”許芷瑜非本案共犯,充其量?jì)H系證人,且其僅涉政治獻金案,未返臺接受偵訊與本案不產(chǎn)生影響。
柯文哲涉嫌京華城案、政治獻金案遭臺北檢方起訴,臺北地方法院2024年12月29日二度裁定交保,檢方不滿(mǎn)再度抗告成功。臺北地方法院本月2日更裁柯文哲等4人全部羈押禁見(jiàn)。
臺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容積率案及政治獻金案,認定柯文哲在臺北市長(cháng)任內涉嫌圖利財團百億新臺幣,受賄1700多萬(wàn)新臺幣,侵占政治獻金數千萬(wàn)新臺幣,與共犯犯罪所得高達9000多萬(wàn)新臺幣。2024年12月26日,臺北檢方宣布起訴包括柯文哲在內11人,并對柯文哲求處28年6個(gè)月有期徒刑。柯文哲表示不認罪,否認檢方指控的多項罪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