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抗擊新冠肺炎)臺灣醫院群聚感染繼續擴大 防疫漏洞被批“荒腔走板”
中新社臺北1月24日電 臺灣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”24日宣布,臺灣新增2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,屬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衍生。該群聚案累計已有15人確診,相關(guān)隔離對象1300余人。
綜合中央社、《聯(lián)合報》等媒體報道,當日新增確診病例中,1人是桃園醫院出院病患,另一人為其同住家人,兩人感染源尚未厘清。
此前,桃園醫院暴發(fā)群聚感染后,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”在院內劃分出紅、黃、綠三種風(fēng)險等級區,并規定醫院“只出不進(jìn)”;“綠區”病人出院后,不要求進(jìn)行居家隔離。24日確診的出院病患即為11日從“綠區”出院的病人,出院13天內已進(jìn)行了聚餐、會(huì )友等活動(dòng)。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”當日宣布,將該病患此前所在的樓層緊急改為“紅區”,此區域已出院患者召回采檢。
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不斷擴大,招致社會(huì )對“流行疫情指揮中心”防疫措施的批評。據報道,群聚案中22日確診的一名老翁,出院前曾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,但照顧老翁的三名女兒中,僅兩人被列為居家隔離對象;大女兒因“只負責煮飯送餐到醫院”未被匡列,結果與老翁同日確診。對這一疏漏,該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(shí)中稱(chēng)“防火墻存在小縫隙”。
中時(shí)新聞網(wǎng)報道,臺灣“中國醫藥大學(xué)”附屬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認為,這是“政策的大錯誤”。他表示,指揮中心對篩查太過(guò)保守,匡列對象也不夠廣泛,是重大戰略錯誤;再這樣下去恐有其他社區感染出現。
《聯(lián)合報》評論指,如此嚴重的漏洞卻被輕描淡寫(xiě)成“小縫隙”,隨著(zhù)疫情一步步擴大,更讓人看到當局防疫的荒腔走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