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位工作年齡人口要背負1位依賴(lài)人口
據華夏經(jīng)緯網(wǎng)2月27日報道 據臺當局內務(wù)主管部門(mén)最新統計,截至2022年底,臺北市的“扶養比”是全臺唯一突破50的縣市,也就是2位工作年齡人口須背負1位依賴(lài)人口,扶養壓力最大;老化指數最高的則是嘉義縣的252.45。
臺內務(wù)部門(mén)說(shuō)明指出,“扶養比”是指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(15到64歲者)所需扶養的依賴(lài)人口(0到14歲及65歲以上者)數;“扶老比”則是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所需扶養的老年人口數;“扶幼比”是指每百位工作年齡人口所需扶養的幼年人口數。
據臺灣“中央社”報道,島內戶(hù)政部門(mén)最新統計,截至2022年底,全臺扶養比為42.21。若以各縣市來(lái)看,扶養比最高的是臺北市的50.35,接著(zhù)依序為云林縣的44.31、新竹市及南投縣的43.72、花蓮縣的43.7。“扶老比”部分,全臺各縣市中,最高的也是臺北市的31.43,其次為嘉義縣的31.12、云林縣的29.04,顯示臺北市老年人口增速全臺最高;“扶幼比”部分,最高的是新竹市的23.38,其次是新竹縣的22.27。
另外,“老化指數”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相對于0到14歲幼年人口的比例。當老化指數大于100時(shí),代表老年人口大于幼年人口,人口呈現老化的現象。
據統計,全臺老化指數為144.93,各縣市中最高的是嘉義縣的252.45,其次為基隆市的196.12、金門(mén)縣的196.01;“六都”中最高的則是臺北市的166.10,最低的是桃園市的101.89。
至于老化指數低于100的縣市,只有新竹市的87.03、新竹縣的86.71,新竹縣市也是全臺僅有的兩個(gè)幼年人口多于老年人口的縣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