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臺北6月17日電 臺灣衛生福利主管部門(mén)17日公布2023年臺灣民眾死因統計結果,癌癥已連續42年居于十大死因之首,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1人因癌癥喪命。
當日,臺灣衛生福利主管部門(mén)于臺北舉行記者會(huì ),介紹臺灣民眾死因統計結果相關(guān)情況。
據該部門(mén)介紹,2023年臺灣民眾死亡人數為205575人,較2022年減少2863人。因癌癥死亡的人數為53126人,較2022年增加1199人,死亡率上升2.2%。按死亡年齡統計,因癌癥死亡的人數多集中于55歲以上族群,占整體因癌癥死亡人數比例的87%。死亡人數增加者以65歲至74歲年齡族群較多。
癌癥死因中,氣管、支氣管和肺癌排名死因首位,其次是肝和肝內膽管癌。標準化死亡率(指按標準人口年齡構成計算的死亡率)下,卵巢癌、前列腺癌、肝癌、大腸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,但食道癌和女性乳癌的死亡率則略為增加。
除癌癥外,2023年臺灣民眾死因排序依序為心臟疾病、肺炎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新冠病毒病(COVID-19)、高血壓性疾病、事故傷害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,及腎炎、腎病癥候群及腎病變。
此外,蓄意自我傷害(自殺)雖然未進(jìn)入2023年臺灣民眾死因前十位,但2023年臺灣自殺人數達3898人,較2022年增加2.9%。標準化死亡率下,僅65歲以上的自殺死亡率較2022年下降,其余年齡層有回升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趨勢。在1歲至14歲、15歲至24歲、25歲至44歲等年齡層中,自殺死亡都排到前三大死因中。
對此,該部門(mén)心理健康司司長(cháng)陳亮妤表示,臺灣年輕族群自殺率從2014年開(kāi)始上升,2023年數字雖仍上升但趨勢趨緩,今年7月將進(jìn)一步推出針對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。(來(lái)源:中新社 記者 張曉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