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日,我市兩名“90后”青年,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,成為我市第139例和第14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他們的愛(ài)心善舉也將為遠方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。
上午,在廈大附屬第一醫院的血液科病房?jì)龋璜I者鄺燦榮正在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。鄺燦榮今年30歲,2013年在大學(xué)期間加入了中華骨髓庫,去年12月底,他接到市紅十字會(huì )工作人員的通知,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。聽(tīng)到這個(gè)消息后,鄺燦榮沒(méi)有猶豫,馬上同意了捐獻。
捐獻者 鄺燦榮:我這些年也一直在做一些志愿者活動(dòng),幫助別人的事情,這只是其中一件而已,可能我也是普通的獻血者之一,跟其他很多做好事也差不多,并沒(méi)有說(shuō)覺(jué)得自己有多偉大多自豪。
因為了解到患兒的情況可能比較危急,接到通知的那天下午,鄺燦榮就到醫院做了血液高分辨檢測,這之后他也頻繁往返醫院,做捐獻前的各項檢查。
捐獻者 鄺燦榮:自己血液能在別人的身體里流動(dòng),然后可以讓他繼續活下去,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吧,希望他可以盡快康復起來(lái),好好讀書(shū),好好成長(cháng),他今天接受到的幫助,希望他以后可以回饋給社會(huì )。
病床的另一邊,是同樣在今天捐獻的朱曾輝。朱曾輝今年27歲,是一名機械設計工程師。今年4月份,他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,就加強了身體鍛煉、規律作息,讓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(tài)。雖然工作繁忙,但是捐獻前的這幾天,為了促進(jìn)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(cháng)釋放到外周血,他抽空到醫院連續注射了4天的動(dòng)員劑。
捐獻者 朱曾輝:可以幫助別人可以挽救一條生命,這是值得的,之所以參加這個(gè)(入庫)就是想去幫助別人,現在我也了解到了(捐獻)這個(gè)是怎么樣的一個(gè)過(guò)程,那機會(huì )來(lái)了我肯定要去做。
到下午1點(diǎn)多,鄺燦榮和朱曾輝分別成功捐獻了124毫升和341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浮液,很快,他們的愛(ài)心將被送到患者身上,幫助他們戰勝病魔。(來(lái)源: 特區新聞廣場(chǎng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