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巨鮪來(lái)富
◆炮炸寒單爺
◆浮球(諧音“福求”)平安龜
驚險鹽水蜂炮
臺海網(wǎng)2月19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/文 臺媒/圖)“過(guò)完元宵,這個(gè)年才算過(guò)完!”誠如臺灣導報記者陳子發(fā)所言,島內民眾相當看重元宵節,而且喜歡花樣鬧元宵。
跟大陸民眾一樣,看花燈、吃湯圓,必不可少。而“北天燈、南蜂炮、東寒單、西乞龜”,島內不同地方的特色民俗活動(dòng),為節日添彩不少。此外,島內還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特色習俗,它們以不一樣的方式,活躍節慶氣氛,豐富節慶內涵。
1 全臺“燈”光燦爛
臺灣導報記者陳子發(fā)對導報記者說(shuō),元宵節最傳統的就是看花燈,全臺各縣市都有燈會(huì ),還有精彩的文藝演出,最盛大的是全臺性的臺灣燈會(huì )。
▲臺灣燈會(huì )現場(chǎng)
今年臺灣燈會(huì )在屏東縣舉行,主燈是16米高的“巨鮪來(lái)富”,特色燈包括15米高、以30萬(wàn)顆蚵殼串連出裙擺的“海之女神”等,為民眾呈現了海陸空跨域的光影藝術(shù)盛宴。而其他縣市同樣是“燈”光燦爛。
除了看花燈,臺灣人在元宵還會(huì )去放天燈祈福,最有名的就是平溪天燈節。體驗了“北天燈”,別忘了“南蜂炮、東寒單、西乞龜”。
平溪放天燈
南蜂炮說(shuō)的是臺南鹽水蜂炮,陳子發(fā)說(shuō),體驗蜂炮的驚險和刺激,一定要擠到前排去才過(guò)癮,但他也強調一定要全副武裝,做好安全防護措施。炮炸寒單爺的活動(dòng)在臺東縣,人們丟鞭炮為怕冷的武財神驅寒,鞭炮炸得越旺,財運就越旺。西乞龜指澎湖的摸龜祈福習俗,除了有傳統米包龜、面線(xiàn)龜、果凍龜、黃金龜等,今年還有首見(jiàn)的浮球(諧音“福求”)平安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