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8日,農歷三月初三,也是傳說(shuō)中的黃帝誕辰日,臺灣軒轅黃帝拜祖大典籌委會(huì )在臺北市中山廣場(chǎng)舉行軒轅黃帝拜祖大典,也是第五次主辦這項活動(dòng),今年的主題是“同根同祖同源,和平和睦和諧”。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以主拜官身份參加,并在活動(dòng)中表示,“中華文化源遠流長(cháng),大家都是炎黃子孫,參加軒轅黃帝拜祖大典,希望兩岸和平、穩定、發(fā)展,民眾幸福,家庭和樂(lè )”。他在第二天國民黨中常會(huì )上再次表示,盡管他腳痛,還是出席軒轅黃帝手祭祖活動(dòng),就是因為中華民族、中華文化是兩岸連接的臍帶。馬英九前辦公室主任羅致強表示,“希望恢復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,建立對中華文化歷史的光榮感”。可見(jiàn),當下中國國民黨精英重新大擔舉起了中華民族認同的大旗,堅守中華文化,將會(huì )在一定程度上遏阻蔡英文當局大力失去“去祖”、“去孔”、“去中”等“文化臺獨”逆流。
再次,“振興中華”重新成為國民黨精英的新論述。振興中華是孫中山提出的重要口號與目標,但近年來(lái)國民黨很少提及,如今重新成為國民黨精英的重要主張。前黨主席洪秀柱不僅承認兩岸同是中華民族,同是炎黃子孫,明確認同、接受與贊成“兩岸一家親”理念,更明確表達反對“臺獨”、追求兩岸統一,認同振興中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6月6日,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在參加廈門(mén)海峽論壇時(shí)表示,國共之間唯有以“九二共識”、反對“臺獨”為基礎進(jìn)行合作,才能振興中華。他時(shí)強調,只要秉持“兩岸一家親”和“兩岸一家人”理念,用耐心、同理心,求同存異,以心相交,以誠相待,以智慧消彌沖突,用包容尋求共識,相信一定可能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。
不難發(fā)現,蔡英文當局的執政,一方面高舉“轉型正義”大旗,搞政治清算與政治斗爭,追殺國民黨,加劇島內社會(huì )政治對抗;另一方面堅持“臺獨”分裂路線(xiàn),拒不承認“九二共識”,大搞“去中國化”的“文化臺獨”與“逐漸式臺獨”活動(dòng),加劇兩岸對抗與緊張。在此背景之下,國民黨精英似乎開(kāi)始覺(jué)醒,重新高舉“振興中華”大旗,重新強調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認同,重新重視法理“終極統一”。這是一個(gè)好的開(kāi)始,希望國民黨能夠堅守這一理念與立場(chǎng),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振興中華,才是臺灣之幸,兩岸之福,才是臺灣正確的發(fā)展道路與方向。(作者 王建民 中國社會(huì )科學(xué)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)